亚历山大征战记之二:格拉尼克斯战役
公元前334年春天,当一切准备就绪以后,亚力山大率领3万5千马其顿军队渡过赫拉斯滂海峡,同先期到此建立桥头堡的马其顿老将帕米尼奥(Parmenio)的部队汇合。马其顿侦查骑兵很快在赫拉斯滂海峡以东60公里的格拉尼科斯河(Granicus River)发现大批波斯骑兵,亚力山大立刻率军向东前进,寻找波斯主力决战。
亚力山大果然在格拉尼科斯河遇到了严阵以待的波斯大军。波斯人在河对面沿岸排列波斯骑兵,阵线长达3公里。马其顿军队如果进攻,必须渡过水流湍急的格拉尼克河,爬上陡峭的河岸仰攻,而波斯骑兵可以居高临下倾泻箭雨,也可以冲下来攻击半渡的马其顿部队,地形可谓相当有利。帕米尼奥向亚力山大建议暂缓攻击。但亚力山大执意马上进攻,因为他已经看到了波斯阵形的弱点。
战役打响了,亚力山大亲率1千6百名名近卫骑兵冲进河里。亚力山大身披金色铠甲,头盔上白色的羽冠高高耸立,策马冲在最前面。当他们冒着波斯人的箭雨,艰难爬上河东岸时,波斯人已经认出了亚力山大。立刻有多个波斯贵族冲上来和他搏斗。混战中亚力山大的长矛折断,不得不用短剑格斗,这时一个叫罗萨斯(Rosaces)波斯贵族冲到亚力山大背后,用战斧劈中他的头盔。波斯人的战斧削掉了亚力山大的羽冠,将头盔砍裂,强烈的振荡使亚力山大几乎晕眩过去。罗萨斯见一击得手,欣喜若狂,再一次高举战斧准备结果了亚力山大,成就无上的战功。
亚力山大雕像
1. 一代天骄
传说亚力山大出生的那一天,小亚细亚依斐斯(Ephesus)的黛安娜神庙被一场大火烧毁。古典史学家评论道:“黛安娜正忙着迎接亚力山大来到世间,那里顾得上自己的神庙!”
根据普鲁塔克考证,亚力山大出生于公元前356年夏天。他的母亲是希腊半岛西北部埃庇罗王国(Epiro)的公主奥琳匹娅(Olympias)。由于埃庇罗比马其顿还要野蛮落后,奥琳匹娅身上带有许多蛮族公主的特征,比如喜好巫术,经常在后宫搞生殖崇拜的仪式等等。她还是古希腊历史上著名的宫廷阴谋家。亚力山大性格里狂暴冲动的一面显然来自母亲,但同时他也继承了父亲菲力普孜孜不倦、脚踏实地的作风。菲力普一生有过六个妻子,子女十几人,私生子更是不计其数。亚力山大虽然不是长子,但却是公认最优秀的王子。亚力山大13岁的时候,菲力普为他请来了希腊著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做老师。以后的3年中,亚里士多德教授亚力山大哲学、医学、动植物学和地理,培养了亚力山大求知好学的精神。最难能可贵的是,亚里士多德向亚力山大传授了科学推理和逻辑分析的思维能力。亚力山大日后的赫赫战功,彪炳千古的指挥艺术,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亚里士多德的教诲。
亚力山大可以说是历史上所有天之骄子的典范。即使在追求外表美的希腊人当中,亚力山大也是卓而不群的人物。他中等身材,身体健美匀称,一头金色的卷发下面是一张俊美的面庞(亚力山大的金发大概来自他的色雷斯祖先,因为绝大多数希腊人是黑发)。马其顿王国一直同波斯保持密切关系,使节来往频繁。当父王不在的时候,亚力山大经常以王子身份接待波斯使者。同波斯使者交谈时,亚力山大表现出超越年龄的成熟。他对波斯王美轮美奂的宫殿,闻名世界的空中花园,以及如花似玉的妃嫔丝毫不感兴趣,而是专门询问波斯帝国通往小亚细亚的主要道路,几个战略要地之间的距离,波斯王指挥过的战役,以及他管理国家的方式等等。亚力山大显然让波斯使者们印象深刻,他们对菲力普说:“我们的王子也许富甲天下,贵国王子的智慧却是举世无双。”
亚力山大少年时代最著名的逸事当属驯服烈马“布西法罗”(Bucephalus)。布西法罗是特萨利进贡的一匹战马,性情非常暴烈,无人能够制服得了。菲力普正打算将它送回去,12岁的亚力山大自告奋勇要求驯马。他先轻揽马缰,用手梳理它的鬃毛,低声呼唤它的名字;等到布西法罗情绪稳定下来以后,亚力山大跳上马背,先放松缰绳由它信步漫游;看到布西法罗的烦躁完全消散,兴致逐渐高涨时,亚力山大策马疾行,并大声呼呵催促它加速,这样飞奔数圈才停下来。旁观的文武群臣欢声雷动,菲力普高兴地流下了眼泪,他拥抱亚力山大,说道:“孩子,去开辟你的广阔天地吧,马其顿实在是埋没你了。” 布西法罗后来成为亚力山大的战马,跟随他东征西讨,最后在印度吉达斯普战役(Hydaspes)中阵亡,享年28岁。亚力山大为了纪念它,在战场附近筑城一座,取名布西法拉(Bucephala,今天叫做Jehlum,在巴基斯坦旁遮普省境内)。
成年以后的亚力山大最与众不同之处,在于他强烈的使命感、钢铁般的意志、和近乎完美的自制力。亚力山大并没有继承菲力普酗酒好色的毛病,几次婚姻都是出于政治目的。他从不贪图肉体的快感,唯一的嗜好是打猎,闲暇时主要以读书打发时间。亚力山大将身体的本能和情感致于理智的严格控制之下,整个生命似乎只为他的事业燃烧,这在习惯于纵情声色的现代人眼里,实在显得不可思议。很多史学家认为亚力山大是同性恋者,或者至少是双性恋者,但这种说法并没有确凿的证据。
凯罗尼亚战役以后,菲力普怀疑王后奥琳匹娅有奸情,将她遗弃,另娶马其顿将领阿塔罗(Attalus)的侄女克琉芭特拉为王后。奥琳匹娅投奔兄长埃庇罗国王,亚力山大跟随母亲离开马其顿,因此在以后的将近两年间失去了王子地位。公元前336年,菲力普同奥琳匹娅和解。不久,菲力普在一个宴会上被马其顿贵族保萨尼埃刺杀。后世史学家大多认为奥琳匹娅是此事的主谋,但没有证据表明亚力山大也参与其中。此时的马其顿,王位继承全凭实力,并没有任何定制。年仅20岁的亚力山大因为凯罗尼亚一战崭露头角,得到马其顿军队的拥戴,顺利即位国王。在奥琳匹娅的策划下,亚力山大将资深将领阿塔罗、王妃克琉芭特拉和她一岁的幼子处死,另外被杀的还有菲力普的侄子等几个王位继承人。这种做法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是无可厚非的。亚力山大并没有伤害他同父异母的哥哥阿里达依(Arridaeus),后者在亚力山大死后成为马其顿帝国名义上的君王。
希腊各国以为亚力山大年幼可欺,纷纷反叛,以雅典为首组成一个反马其顿联盟。此时亚力山大正在北方征服蛮族部落,他得知情况后,立刻率大军强行军昼夜兼程,突然出现在特萨利平原。亚力山大来得实在太快,希腊各国还没有临战动员,无兵可用,只得签了城下之盟。亚力山大於是仿效菲力普,召开希腊城邦代表大会,共同商议征讨波斯的大计。会上亚力山大被推举为希腊联盟的大元帅(Hegemon),主持对波斯的战争。次年希腊城邦底比斯在雅典挑拨下又公然叛乱,驱逐马其顿驻军。亚力山大再次领兵从北方赶回,击败底比斯军队,随后将底比斯城夷为平地,人民全部卖为奴隶,以震慑希腊各国。斯巴达拒绝参加希腊联盟,派兵据守科林斯地峡,打算抵抗到底。受到伊索克拉底的影响,亚力山大容忍了斯巴达的迕逆,留下马其顿大将安提帕特(Antipater)领军1万5千人驻扎科林斯监视斯巴达,然后返回马其顿作远征波斯的准备。
亚力山大筹划远征波斯帝国,展现了破釜沉舟的气概。他将所有的财产都分给了留守的将领,当有人问他带什么去远征,他答道:“唯有希望。” 由于供养马其顿军队开销巨大,菲力普身前欠下500塔伦(Talent)的债务,亚力山大为了远征波斯又举债800塔伦,出征时金库里只有60塔伦的资金,只够发两个星期的军饷,携带的粮草也仅够维持一个月。塔伦是古典时代的黄金计量单位,大约相当于30公斤。亚力山大所欠外债1,300塔伦等于39吨黄金,按照2005年的黄金市场价格每盎司440美元换算,价值4亿2千9百万美元,这足以让马其顿破产好几次了。债主们之所以愿意出资,还是期望亚力山大征服波斯,给他们带来巨大的回报。亚力山大果然不负众望,只花三年就攻灭波斯帝国,洗劫了波斯王的金库。据古典史料记载,亚力山大掳获的黄金需要五千头骆驼和两万头骡子驮运,总计18万塔伦(即5,400吨),价值830亿美元。从这个角度看,亚力山大远征波斯,实质上是军阀和财阀联合发动的侵略掠夺战争。
公元前334年春天,亚力山大准备就绪,率领马其顿大军离开首都佩拉(Pella) ,经过20天的跋涉抵达赫拉斯滂海峡。两年前马其顿老将帕米尼奥领军一万先期渡过赫拉斯滂海峡到小亚细亚建立桥头堡,马其顿大军在先头部队的接应下顺利渡过海峡。古希腊史学家迪奥多罗(Diodorus)对亚力山大远征军的战斗序列有一个非常详细的交代。远征军的重装步兵包括马其顿步兵9,000人,近卫步兵3,000人,希腊联盟步兵4,000人,以及希腊雇佣军6,000人;轻装步兵包括希腊联盟游击步兵2,000人,色雷斯标枪手4,000人;另外还有马其顿和克里特弓箭手1,000人,以及阿格里亚标枪手1,000人。骑兵部队包括8个连的近卫骑兵1,800人,特萨利重骑兵1,200人,希腊联盟重骑兵400人;此外还有马其顿轻装骑兵1,800人。这样亚力山大的远征军一共有步兵3万人,骑兵5,200人。帕米尼奥军团同波斯军队多次苦战以后大量减员,此时还有大约8,000人。值得注意的是,迪奥多罗描述的这个战斗序列并不包括后勤辎重部队和炮兵部队,因此马其顿远征军的总兵力应该在5万人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