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有本用

首页 » 休闲 » 水淹虫窝 » 原来,,猫猪是个喜欢这个咚咚的男生
krishino - 2003/7/20 17:07:00
猫猪小时候

就喜欢电车,喜欢上海的有鞭子的电车嗡嗡的开过去

喜欢坐在香蕉座上,在一个大拐弯的地方得意的随着座位旋转

喜欢电动机工作滴滴答答的声音

猫猪原来是一个喜欢电车的男生

:A:

正好看了一篇文章,转贴下

纪念上海电车
krishino - 2003/7/20 17:09:00
【转贴】我的电车缘


篇一:永远的26路
大概在我的个人意识尚未觉醒的时候,我就坐过26路了。当我还是个婴孩,就伴随着电动机的嗡嗡声,由此及彼,在车厢里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听着女售票员喊着:“下一站重庆南路,下车请准备。”然后被母亲抱下车,吮吸着拇指看着拖着长长辫子的26路渐渐远去。慢慢地长大了,可以站在板凳上扶着家里阳台的栏杆看淮海路上穿梭的车辆,见得最多的就是周身细长的26路。听父辈们说,当年的我可是十分了得,可以搬一个板凳,坐着嘀咕老半天,“上车请买票,月票请出示。”“下一站,西藏南路,转乘17路,18路,23路,下车请准备。”此时我还在托儿所呢!那时托儿所门口是个小花园,前面是26路的瑞金二路站。每天出操,总能看到一辆辆写着丁字牌铆钉广告的橙色电车穿梭而过,嘴里竟不由自主地背起电视里放了N遍的广告。就在我后来离开幼儿园的那一年,幼儿园的那排西式房子拆掉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栋五层的房子,名曰花园夜总会。然而就是有名无实,从来也没有开过什么夜总会,生意也总是清淡,总是挂着招租的牌子。大概是26路离开淮海路坏了风水吧!:)那一年大概是1991年,为配合地铁一号线建设,26路改道,走淮海中路--黄陂南路--金陵中路--龙门路--回原线,也就是这年夏天,我接受了一个光荣的任务,领着外地来的亲戚游览外滩,首选当然是26路。上了电车,我就兴奋起来,开始高谈阔论哪一站可以换什么车(其实这些线路我都没坐过,只是乘惯了26路道听途说罢了)。到了外滩,才发现原来那才是电车的世界,20路,27路,22路,12路,那时的外滩绿树成荫,绝不像现在这样光秃秃的。十六铺的尽头有一个U型花坛,停满了电车,供22路和12路调头。游罢外滩,就走到人民路上等26路。亲戚看到站牌上有320路,也可以到家。我急忙摇头说320路是夜宵车,只有晚上才有!送走了亲戚,我也该上小学了,也就是母亲送我去学校报到的那一天,我坐在自行车的后座上,发现工人师傅站在高高的黄卡车上卷着闪亮的铜丝,我问母亲这是干什么,母亲笑着说淮海路要修路造地铁,26路改道长乐路,而电车要用电的,这就是电车线啊!我高兴地点点头,心想以后上学天天可以看电车了。果不其然,直到现在,长乐路上依然伴随着嗡嗡的电车。大概是我小学二年级时,门前的淮海路修葺一新,电视上播什么公交总公司答记者问,说什么为方便市民,26路将适时返回淮海路。于是我在电视机前又蹦又跳,逢人就说这件事情,逗得长辈直乐呵。然而这一天遥遥无期,直到今天,我的脑中常浮现出这样的影象,一个阴霾的黄昏,夕阳的余辉照射在一辆墨绿色的26路电车上,车尾625三个数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这是我在阳台上看到的最后的电车。后来我在一次淮海路百年展示会上看到了那张著名的照片,1960年26路刚开通时通过淮海中路常熟路口。26路无轨电车已经与淮海路的梧桐树联系在了一起,然而却随着梧桐树的消失而消失,成了历史的永恒。

90年代初徐家汇的26路(SK-561GF)
krishino - 2003/7/20 17:09:00
篇二、讨厌126
也就是在这一年,淮海路上出现了绿色的509,兰色的526,橙色的42,可就是没有拖着长辫子的26路。大概就是在那时候,我开始读报了。某天突然看到这样一条消息:“国脉公司买下公交线路冠名权,26路改称国脉126路。”这犹如晴天霹雳,不仅淮海路上没有26路,长乐路上也将没有。如今我还能回忆起这张报上的若干内容:“一个老乘客告诉记者,自己乘了几十年26路,觉得改叫国脉126路老拗口的。”诚然,26路已经深深进入了几代人的心扉,当我有时去上图时,母亲总会习惯性地问我:“乘26路电车去啊?”26路电车即是如此,而电车文化亦然,父辈常常在耳边念叨2路有轨电车去十六铺,5路有轨电车去老北站,儿时的记忆是最难抹去的,电车的记忆就这样根深蒂固。言归正传,最初我其实并不讨厌126路,还老是巴望着它能回来,它的确回来过。那年长乐路徐汇段改造,126路往新开河方向改走淮海中路,瑞金二路,长乐路,往虹桥路方向改走长乐路,陕西南路,淮海中路。(其实126的走向已经从海关--武康路调整为新开河--虹桥路,车辆已用562GP),此时126回归淮海中路似乎是咫尺之谣,然而清除所谓“视觉污染”决心已定。2001年,126路被彻底赶出淮海中路;卢湾段,126路往虹桥路方向居然改道马当路,复兴中路,瑞金二路回原线,如此兜圈子的改道也预示着一个时代的结束。

篇三、孤独的电车杆和空空荡荡的12路
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偶尔一直有机会坐12路,从复兴中路站上车,到福建南路终点站下车(其实已经缩线)。那时的12路的站距感觉要比现在的隧道八线短,从复兴中路到福建南路要停太仓路,嵩山路,淮海中路,西藏南路四站,而走向是重庆南路,太仓路,嵩山路,淮海中、东路,人民路,福建南路。那时一上12路,就找个香蕉座坐下,付上2角车资,在空空的12路上舒舒服服地坐到底。然而12路的平静很快被重庆路上隆隆的打桩机打破,12路电车就此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批草绿色的661F1,编号是19**(后来这批车被138路所用,截短后被146路,24路先后使用)。某日,看到一辆12路汽车在马当路抛锚,于是心里想要是电车可犯不着这么折腾。又仰头看到马当路的电车线,不觉笑了。然而12路的恢复与26路的回归一样,遥遥无期。而原12路复兴中路站前的那两根电车杆仍然伫立,等待着它的主人的回归。

20世纪80年代金陵东路上的12路(SK-561F)
krishino - 2003/7/20 17:10:00
篇四、延安路口的文具店和碧蓝的隧道五线
小时侯买文具要么去淮海路瑞金路口的泰山文具店(已消失,现在的龙风首饰店的位置),要么去延安路重庆路口的一家文具店。每当经过那儿,总能看到一辆辆碧蓝的隧道五线疾驶而过。我问父亲:“这路电车去哪里啊?”“浦东。”印象中的浦东只有一个浦东公园,需要摆渡过去。于是就问父亲电车要不要摆渡,父亲笑着说电车是走隧道的。于是乎隧道五线在我心中神秘起来,什么是隧道?电车如何过隧道?终于等到了去浦东的一天,不过并没有乘隧道五线,而是四线,不过还是在隧道口看到了隧道五线,只见一辆拖着辫子的电车高速驶来,却猛地停了下来。原来脱线了,于是我手舞足蹈:“翘辫子了,翘辫子了。”大概是这张臭嘴,使隧道五线最终消失在红色实线越来越多的上海地图里。而我坐一次隧道五线电车的愿望最终没有实现,成了永恒的遗憾。

90年代中期浦东的隧道五线(SK-561GF)
krishino - 2003/7/20 17:11:00
篇五、江宁路上密密麻麻的电车线和空空荡荡的16路
上小学的时候,有时会坐在父亲的自行车后经过江宁路。发现江宁路上的电车是如此之多。一开始是23路,然后是16路,最后是19路。其中16路引起了我特别的注意,一来车型与23路和19路不同,与当时的11路是相同的(今天想来,应该是561G)。二来与11路一样,总是空空荡荡。头顶着密密麻麻的蜘蛛网,眼看着没啥人气,拖着辫子的16路,真是别有韵致。然而第二年,16路电车就消失了,换上了与隧道五线汽车相同的兰色条纹的汽车(6102P),心里便有些惆怅。大概又过了半年,新民晚报的读者之声呼吁16路改回电车并沿着高架延伸到鲁班路,便如获至宝地读了五遍,然而却没等来16路电车,而是36路,如今我一走过南北高架就会捏上鼻子,我可受不了36路和隧道八线放出的废气!

1980年代初的16路(SKD-663)
krishino - 2003/7/20 17:12:00
篇六、N条不常坐和从没坐过的电车
小时侯有时侯会乘41路换20路去中山公园,印象中的20路总是很新潮,最初是准无人售票的562GP,后来又是单机的5102GP,实在是满足了我的尝新欲望,手篡一个五角硬币,听得哐铛一声,然后找个座位坐下,感受无轨电车起步的快感。上海无轨电车之父14路我也坐过那么一次,也让我体会到什么叫做电车速度(当时已经用5105GP了),从和平公园到东新桥居然坐了一个半钟头。车过北京东路还碰到了强硬的脱线,电车辫子卡在了交叉线的上方,半车人下车才把辫子给推了出来。于是司机抱怨:“跟他们说了几次也不来修电网。”11路,15路,17路,18路,21路,23路,24路,27路我都曾经坐过,可6路,8路,13路,16路,19路,22路,25路,28路我却没坐过,更可悲的是,直到前年,我才知道9路电车的曾经存在!

20世纪90年代中期南京西路上的20路(SK-562GP)
krishino - 2003/7/20 17:12:00
篇七、不断延伸的蓝色
从小就对纵横的地图大感兴趣,很喜欢在地图上涂鸦。最早是在家里的一张75版上海地图上,而涂改的公交线路仅限于电车,记得有一次把14路北端的终点搬到了凤城新村,和今天14路的中山北二路终点站也算是八九不离十吧。直到今天,我还常在地图上不断延伸蓝色,实现心中的梦想。

篇八、flash与fly
电车的韵致就在于那长长的辫子,它修长,典雅,婉转,奔放,一旦司机没有伺候好电车,或是供电公司的同志捣糨糊,那辫子一定会直上云霄,我权将其称为fly。上海话曰:“翘辫子。”这词经过了将近一个世纪的传承,已经赋予了无数的含义,这就是电车带给上海的。至于flash一词,大家想必会意会成闪光,电车在夜间通过电线交接绝缘处便会发出蓝色的神光,据说是突然产生了巨大的感应电动势(本人是学文科的,不甚了了)。那确实是城市夜晚的美景,要是隧道五线电车还在,浦东相必会增添具有上海特色的灯光夜景。

后记
正当我在写这篇东西的时候,又一条电车线路--18路,在上海消失了。也正是在6月13日坐了18路之后,我突发奇想,总觉得该为上海电车写些什么,于是作此文。写完此文,不觉悲凉,不知是否有同感?我们这一代是坐着电车长大的,然而新的一代不断成长,电车却在他们的视线中渐渐消失,这不是一种悲哀吗?
谨以此文献给不断消亡却又渴望重生的上海电车业!
krishino - 2003/7/20 17:14:00
猫猪跋:

有天做18路,一个人靠在司机阿姨后面,,随口问着电车是怎么在转弯的时候走到另一根轨道上的

阿姨很惊讶的看叻偶一眼,,认真的回答叻我

然后说“开了这么多年车,还没有人问过找个呢。。。”

然后很朴实的笑叻:lol:
jmh007 - 2003/7/20 17:15:00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krishino - 2003/7/20 17:17:00
Originally posted by jmh007 at 2003-7-20 17:14:
这几路电车,偶小时候就经常坐。电车确实要比公共汽车废气少,只要不翘辫子,还是很好的。

现在基本没有可能重新使用电车。偶觉得上海应该发展地面轨道交通,恢复几路有轨电车!



从小就觉得电车很好看,,特别神气

倒是一直不喜欢汽油车

因为偏爱香蕉座而不喜欢单接头的车

去了北京,发现北京的电车好难看

也许,在一个秋日的午后,一个北京男生也会觉得北京的电车很好看

因为那是家乡的电车哦
爆を龍を - 2003/7/20 17:25:00
猫猪是谁啊!

这车。。。我来沧州的时候还有呢。。就两节。。。

现在都该了~~~~~~~~~~`

我们这里穷~~~~~~~~~~~:c::c::c::c::c:
krishino - 2003/7/20 17:37:00
现在2003年6月最新换装的上海空调无轨电车

再也没有香蕉座位叻:cool:
krishino - 2003/7/20 18:47:00




krishino - 2003/7/21 0:15:00
累了,,也不知道虫窝里的人喜欢虾米

反正喜欢车的都是喜欢那些顶级的车

:o俺这种穷人。。。
鲜豆浆 - 2003/7/21 0:18:00
稀饭尾班地铁的感觉:P
1
查看完整版本: 原来,,猫猪是个喜欢这个咚咚的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