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zxc - 2003/1/13 21:52:00
美国强大的秘密(引子)
美国强大的秘密(引子)
作者:不争论
美国强大需要有一个秘密吗?不需要吗?需要吗?不需要吗?中国的武侠小说崇拜的是秘籍或绝招。邪派武功可以凭一两秘技而速成高手,即使重视根基的正道如少林武当,修炼方法也总是灵验,所以秘而不宣。所以,你只要潜入少林偷一本真经,剩下的就可照本宣科,花上十年时间,百分百地保证你成器。可惜,在现实世界很少有这样的武功。现实世界中,秘密有时并非“秘密”,它就摆在那里,只是你看不透它而已。有趣地是,你越急于识破它,也许越误入歧途。在现实中,成功也许只是****,走火入魔才是多数人的归宿。
许多中国的学术家、学派或政治派别,都喜欢承诺我们类似武侠书中的秘术。对于美国为什么强大这个问题,都是胸脯一拍,只三言两式,予以拆解。电视广告不断承诺我们一些最新的营养秘术,从80年代的“甩手疗法”直到不久前的“基因食品”。同样,过去2、30年中,关于强国之道的谕示同样纷纷沓沓,鱼贯而过,不完全统计下来有“民主说”、“海洋文明说”、“军事霸权说”、“强势美元说”、“自由主义说”、“尚武精神说”、“自由市场说”以及最近冒头的“宪政说”,等等。
指名道姓不是我的习惯,虽然上述每个“说”们的背后,都有一两位成名之士的嘴巴。对这些成名之士的学术水准和思维能力,我也决无质疑的冲动。我完全相信他们绝非浪得虚名。绝大多数在天赋和研修两方面,都远超乎我。但就事论事,所有这些大师们推介的秘技,都存在极为明显的、业余之士如我也可看出的漏洞,而且大到几乎无法弥补。例如,军事霸权说无法解释:通常军事强权在遭到一次严重挫败之后就会进入瓦解程序,但美国在越南痛遭败绩后不但没有衰落,反而迅速瓦解了战胜方的盟友--同样拥有强大军事霸权的苏联,更确立其世界超强地位。而越南从军事胜利中取得的好处只有经济贫困。同样,民主说无法面对这样一些基本事实:为什么美国实际上是少数几个实行两党政治(比多党制更不“民主”)的西方国家?为什么美国总统并非直选?类似地,自由市场说也无法解释美国政府对企业烦琐到非专业律师无法领会的各种市场管制。事实上,早期美国的发迹,很大程度上得益于19世纪初的高筑关税壁垒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
一一批驳上述观点不是这里的想法。何况我也根本没有那样的智力、精力和知识去挑战所有这些大师。假若一定要让我对这些大师做一点批评,我更倾向于针对他们的态度,而不是学问本身。这个态度上的缺点就是心浮气躁。早就有人说过,中国现在弥漫着一种“浮躁”之风,我对此大为同意。急于发财是个人的浮躁,急于开一两帖救国救民的济世良方是学术的浮躁,急于保持固有地位是党派的浮躁--其实,天下哪有不散的宴席,哪有永远的地位?急于强大则是国家和民族的浮躁。
我对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是持极为乐观的态度的,这一点等我慢慢写完这个系列大家就可以看明白。但我以为,一个文明的光辉,是从正大的根基自然放射出来的,不是强心针打出来的。我是欣赏华夏文明中许多精髓之质的。比如说,我欣赏华夏文明对仁人志士的要求,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再平天下这个次序。自身不正,道德未纯,其他的一切就都只是扯淡。自己的人生观还没有搞明白,以己昏昏,谈何改造社会?一个人是如此,一个国家和文明我相信也是如此。一个文明在追求强大之前,很有必要先问问自己:“我为什么要强大?”如果连这一点都还没有想清楚,那么还是先别强大也罢--而且这样的民族也不大可能真正强大。
不同势力在社会中地位的交迭,自有规律可循。老一代人退下去了,新一代人自然会成长起来,世界的明天当然是属于新兴力量的。旧的势力如果仍然能适应时代,他们就不会立即退出舞台。新的势力如果不能比旧势力更快地完善自己,也许自己先被淘汰。最近一年多以来,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美国--似乎遭受着霉运,这激励了我们的许多同胞又懵懵地憧憬着“中国时代的到来”了。可是,别人也许的确在一天天烂下去,但我们却未必是在一天天好起来。的确,中国已经经历了几十年的GDP高速增长,以致于很多人开始计算中国的GDP若干年后就会超过美国云云。这些人可能不知道,从1900到1980年整整80年间,巴西也经历了平均年增长率超过6%的持续GDP增长。今天的巴西又怎么样了呢?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绝大多数人的一个共识是:发展是硬道理。在互联网经济泡沫破灭之前,企业界的一个共识也是:收入的扩张是硬道理。这两者之间没有任何相似的地方吗?当我们把一切都用经济指标来衡量,连学者提倡宪政、自由、民主等,都要千方百计证明“宪政民主是有利于经济发展的”,这是不是有点象试图证明“尊重政府官员可以促进财政收入增长”、“自由恋爱有利于家庭总收入提高”之类命题一样滑稽可笑了呢?但是,如果绝大多数学者们都开始这样思考问题,那就不是可笑而是可怕了!
什么时候我们能够暂时忘记GDP和下一个五年计划,暂时忘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和税收的不断增长,暂时忘记不断用一个又一个纸面的计划在金融体系中拆东墙补西墙,暂时忘记谁谁谁将后退谁谁谁将被提拔。什么时候我们能想起来,其实我们还有远远比这一切更深远得多的议题,迟迟没有被真正讨论过呢?中国的古贤说,退一步海阔天空。这在多数时候被理解成“退让”之“退”。我觉得它可以做另一种理解,就是你暂时从固执的一个目标前后退一步,离它远一点,不要太功利,那么你也许会对一切有一个新的、海阔天空的视界。
我要写手头这个系列,已经酝酿很久。期间的观点和计划诸多变替。但有一点我从来是没有变过的,就是我决不希望这个系列,变成又一个强国秘方、治国学说之类的东西。我一点也不想介入任何学术、学派或政治派别的争论。事实上,作为一个业余写作者,我首要的目标是追求自己心灵上的自由和智力上的畅快。我的态度是极其严肃的,因为严肃使我开心,不负责任的文字使我自己烦躁。这种严肃和任何板着面孔皱着眉头的忧国忧民无关。要忧国忧民,一时半会还轮不到我。我不想改变别人的观点,也不追求学术上的完美无缺。我就是信马由缰,讲自己的观点,自认为大有道理,但信不信完全在你。假若有三两同道读后欣然一笑,我将十分愉悦。如果有人发现我说了什么错误、愚蠢的话,及时指正出来,必定令我欢欣无比。因为那将帮助我们更准确地理解世界和文明的规律。而准确的理解,应当先于一切为辩而辩的论战和一时冲动的行动方案,是我们需要达到的第一个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