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说这猪肉炖粉条的魅力到底在哪!
** 猪肉粉条也好吃啊 **
广东有个朋友问我:“你们那疙瘩平时都吃什么啊?是不是天天都猪
肉炖粉条?” 这厮有个黑瘦的下巴,我当时很想有人一拳将之打落
,看他还以后敢不敢小看俺们那疙瘩 。 东北菜口味一般都很重,浓
香浓甜浓咸,吃来大有豪侠气。 现在经常会想念东北农村的铜炉火
锅。冬天的夜里,窗外大雪纷飞,青山染素,天地间鸦 雀无声。如
果有人从雪地里走过,就会有一行行脚印直到天边,来去茫茫,仿佛
生命中蜿 蜒的叹息。
几个人盘腿坐在温热的土炕上,架起小桌,点起铜炉,水咕嘟咕嘟地
开了,放进酸菜、粉 条、猪牛羊肉、冻豆腐、腐竹、血肠,端起白
酒喝两盅,掰乎一会,想想自己当年的好勇 斗狠和百战生涯,也笑
也烦恼。
锅开了,几个人同时举杯,滋溜一声,一股热气直通丹田,挟起一块
冻豆腐,蘸着作料, 烫烫地送进口中,这豆腐在雪中埋了几天了,
冻得满是网眼,咬起来竟然有肉的感觉。
铜炉火锅的作料颜色缤纷,有粉红的腐乳酱、鲜红的辣椒酱、葱绿的
韭花酱、褐色的芝麻 酱,搅匀了吃上一点,谁都会咂咂嘴:香。 这
是寒夜,北风呼啸,鹅毛如雪,如果有朋友顶风冒雪来看你,那是最
高兴不过的了。扑 掉头上身上的雪,赶紧上炕上桌,罚过三杯酒后
,连连让客人吃菜,那热情劲儿,恨不能 直接挟着菜送到别人口中
。
现在火候正好,酸菜酸甜爽脆,粉条柔软滑顺,大片的猪牛羊肉煮得
香香嫩嫩,但其中最 好吃的,还是血肠。 血肠切成片状,里面是猪
血,外面是猪肠,颜色红白相间,煮熟后,猪血嫩如豆腐,猪肠 柔
韧耐嚼,吃来奇香。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每个人的脸都红了起来
,说话也象是在吵架,不要介意,这才是真 正的关东汉子。
长白山区有一种野生蘑菇叫“榆黄蘑”,丛生的,一长一大蓬,千头
并立,颜色是纯正的 金黄,象盛开的太阳花。这种蘑菇可以炒,可
以煮,可以蒸,可以烫一下拌凉菜,最妙的 是,这种蘑菇还可以包
饺子。
榆黄蘑包饺子要先烫熟,最好保持原状,不要剁碎,另在饺子馅里加
入葱花、香菜、芝麻 油、少量猪肉,包好下锅。 北方面食总体质量
比南方要高,而这种蘑菇馅的饺子,更是北方面食中的精品。 煮好
的饺子小巧精致,胖乎乎的,皮薄得几乎透明,隐隐可以看到里面金
黄的颜色(如果 火候掌握得好,榆黄蘑熟后颜色不变),玲珑可爱
。 把饺子整个送进嘴里,轻轻咬破,蘑菇轻轻滑到舌头上,带着鲜
美的汁液,香甜无比,熟 后的榆黄蘑就象美人的肌肤,嫩得吹弹可
破,让人吃起来回肠荡气。我见过一个清秀美丽 的南国女孩,平时
吃饭总是小小碗,那次却吃了满满一海碗,然后害羞地笑笑,说:“
真 好吃,我差点把舌头也吞下去了。”
一个人思念故乡的时候,往往会想起故乡的美食。我记得我在读初中
的时候,学校食堂里 有一道素菜叫“炒猴子腿”,细长,紫黑色,
柔嫩而清香。很多年之后,我知道这种野菜 有个高雅的名字,叫作
“薇”,对中国古代文化稍有常识的人都会对这个字发一声叹息,
它就是随伯夷叔齐走到生命尽头的那株小苗,代表着正义的理想;它
就是“采薇采薇,薇 亦作止”,“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
,雨雪靡靡”反复吟唱的那棵野菜,代表着 伤感和离愁。我在吃它
的时候茫然无知,这菜2毛钱一份,我没想到它曾长久地飘摇在中 国
人的梦里。
有一年暑假,在鸭绿江边遇见了一位打鱼人,他说他终日在江上漂流
,只打一种鱼,叫作 “嗷嗥”(音),打到一条就够全家吃一个月
的,这是一条大汉,高大魁梧,古铜色的脸 庞,说这番话的时候满
脸虔诚。
再见他时正是日落时分,江流无声,我看见他高兴从网里提起一只黑
色的鱼。 “这就是嗷嗥?”我问他。 他满面欢喜,说今天我给他带
来了运气,居然一次捕到两条。“到船上来“,他说,“我 们烤一
条吃。” 据说这种鱼肉质细嫩,不管烧烤蒸煮都鲜美无比,但最终
我还是拒绝了他的邀请,这是一 家人的生活所系,不能被我随随便
便地吃掉。
东北也有很多名小吃,烟熏红肠、老边饺子、李连贵熏肉大饼、吊炉
饼鸡蛋糕、酱骨架, 都带着点豪气,朝鲜小菜比猪肉都贵,辣白菜
、酸黄瓜人见人爱,沈阳的小土豆黑不溜秋 的,但糯软咸香,也成
了大企业了。
我这猪肉粉条就没那么复杂了. 人在外,不得不凑合不是?
原料: 大白菜半棵, 猪肉(最好是五花肉)切块, 粉条, 八角一颗, 桂皮小块, 冰糖一小块, 盐, 酱油, 料酒, 姜,葱段.
做法: 猪肉飞水去血沫, 下料酒, 姜两片, 葱段少许, 开大火至沸, 放冰糖,盐和酱油,转小火炖一个钟头左右, 中间要记得加水. 之后下切好的白菜和粉丝, 小火再炖15分钟就好了。 出锅前可以随个人喜好放余下的葱.
注意: 冰糖不能放多,否则白菜会变酸. 炖肉的时间随个人喜好灵活掌握, 如果五花肉较肥,就多炖一会. 好啦, 开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