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有本用

首页 » 虫窝销售专区 » ThinkPad 行情交流 » 二手笔记本市场:火爆背后的“猫腻”!
杰友 - 2001/8/28 10:52:00
 “二手的机器嘛,什么都有可能发生”,“同样配置的二手笔记本,凭什么我卖2000,他就卖1000?还不是因为现在进货渠道极端混乱!”……

  “新笔记本和旧笔记本如此大的差价,实在让人看不懂”,一位寻价的顾客表示疑惑,尽管像他这样对笔记本要求不是很高的人来说,卖新笔记本,花万元还是太贵。


  就在新品市场大打价格战,万元笔记本潮流正愈演愈烈之际,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这股价格战火已经蔓延到了二手笔记本市场。在中关村的几大电脑城里,上周还标价6000元的PII机器,几天后已经跌到了3000元。“新机器都落价了,旧的当然也要落了”,一位商家这样解释。

  一位老板的话更值得玩味:“二手的机器嘛,什么都有可能发生”。在日益火爆的二手笔记本市场背后,莫非有什么“猫腻”?

  二手机器几天落价千八百元

  “二手笔记本当然受新笔记本价格的影响了,现在主流都是万元机了,二手的价格不落怎么卖得出去啊”,面对记者的询问,一位老板颇为谨慎又故作轻松:“前后几天差个千八百的很正常,市场经济嘛!”

  一位商家补充说,“同样配置的二手笔记本,凭什么我卖2000,他就卖1000?还不是因为现在进货渠道极端混乱!”

  据透露,目前二手笔记本的货源极其复杂,有从私人收购的,有国外企业淘汰的,还有商家自己拼凑的,这其中自然良莠不齐了,而货源的不同直接导致了价格和质量上的差异。有商家告诉记者,二手笔记本的价格主要有两个决定因素。“对于质量不错的二手机器来说,同种配置的新机器的价格是主要参考标准因素”。一旦新机器的价格下降,该笔记本的二手货的收购价格和销售价格自然也下降,而这是消费者和商家都愿意接受的。“当然,如果商家不巧压了货,在这种情况下只有赔本卖了。”他补充道。

  “前面说的是正常渠道,当然不完全是这样”,这位商家接着举了个例子:“我花1000元进一台可以用的机器,别人花600元进4台同样配置的坏机器”。这样一来,四台机器至少可以拼凑出一台好机器,剩余的三台也可以进行修理,这样等于大大降低了成本,而价格上就大有水分了。但是这样的机器质量自然无法保证,于是风险转移到了消费者头上,因为多数二手笔记本是没有质保的。“用几天坏了,你是修还是不修?”这位商家说,“这样却不亏了”。

  “有的机器掉个千八百元的并不是质量有问题,的确是进价低了;有的再掉价也是烂货卖高价”,另一位商家接过话茬。在暗访的商家里,几乎所有人都表示进货渠道的混乱严重制约了二手笔记本市场的发展。由于目前二手笔记本市场还没有形成完善的规范,所以各个商家只有各显神通才可以生存。而个别商家不顾信誉的做法已经严重影响了整个行业的信誉。“还有的机器根本就是来路不明,说难听点,就是销赃。”一位老板甚至这样表示,“这种机器当然便宜了”。

  那么,怎样区分这两种笔记本呢?商家们莫衷一是。有的表示可以找懂行的人帮忙,有的表示要货比三家,有的则干脆表示“看运气了”。

  消费者VS商家:最大的障碍是质保

  “你们也太不够意思了吧,电源换了就换了,好歹告诉我一声啊!”一位烧了电源的二手笔记本买主怒气冲冲:“我当黄盖认打也就够了,你周瑜也忒狠了点”。因为他买的笔记本没有质保,双方僵持了起来,好在临近的几位摊位老板打圆场解决了。一位业内朋友悄悄告诉记者:“只烧了电源,算走运的了”。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很多消费者都持有“黄盖”的心态,因为大家都承认,既然是二手的东西,质量难免有问题,“买二手的人都知道有风险,觉得差不多就可以了,所以对于质保不是很在意,但是这里却是最有猫腻的地方”,一位从业人员的话颇有一针见血的味道。

  而许多商家实际上利用了消费者的心理。对于质量好的二手笔记本,商家们慷慨地承诺几个月的质保,让消费者觉得很放心;对于质量不好的,则利用降价等方法吸引顾客,并和顾客达成没有质保服务的协议,而一旦出了问题,消费者由于事先承认了自己承担的风险,所以大都再花钱维修了事。

  显然,“差不多”的概念在消费者和商家的字典里是截然不同的。在接受采访的消费者眼里,“差不多”是指款式、配置、运行速度等可以满足自己的需要,对于质量则多数指望使用一两年就可以了。“很多人太短视了”,一位业界人士说。目前二手笔记本最火爆的都是洋品牌,如东芝,康柏,IBM,NEC,DELL等。但是这样的二手货有很多经过了商家的改头换面后,甚至有的是修理过的“洋垃圾”,而多数消费者对此并不不知情。

  而二手国产笔记本则另有一番景象也颇为有趣。在记者采访的空儿,有位顾客以相当低的价格从一个摊位拿走了一台配置很高的国产笔记本,“你看着吧,用不了一个小时准死机”,一位姓洪的老板说,“二手国产的牌子都是用台式机的CPU,新的还可以,二手的肯定会由于散热问题导致死机,不烧了机器就算走运了”。

  既然存在着种种问题,质保问题就自然成了焦点。有商家表示,目前逐步增加的质保承诺已经成为吸引顾客的一大法宝。“其实二手笔记本如果使用一个月还没有问题,就基本可以用得住了”,一位商家告诉记者:“那么多保几个月也没有问题,只要我对进货的质量有信心”。

  然而,也有商家不愿意承担质保。一是因为有的机器质量的确有问题,商家当然不愿意负责维修。二是因为二手笔记本常常因为误操作而产生问题,但是消费者无一例外的归结为质量问题,让商家说不清道不明。三是因为存在着蓄意的破坏行为。据透露,有的人为了挤垮对手,故意购买对手的二手笔记本,然后把机器搞坏,再在质保期内索赔。种种因素的存在导致目前二手笔记本的质保还远远不能令人满意。

  “  “势力雄厚”的“上家”

  从某种意义上说,二手笔记本市场火爆来自消费者的支持。有关人士指出,目前购买二手笔记本的主要消费者是学生,白领阶层和某些调试人员。他们对笔记本的要求不高,通常有一些基本的文件处理功能就足够了。二手笔记本对于他们来说,多是过渡性的权宜选择,所以只要不是太吃亏,他们就是积极的购买者。

  另一方面,二手笔记本市场已经初步形成一条有机的供应链。据悉目前大的二手笔记本经销商都有一个“上家”。知情人士透露:由于二手笔记本的利润存在不稳定性。有的可以赚很多,有的则要赔钱。而过去搞点花样,或者某笔生意上大捞一把的做法已经很难将市场做大。而“上家”的出现相对解决了二手笔记本的货源方面的问题,而且因为同种机器可以一次进几十台,在维修上,甚至在转手批发方面都具有一定优势,剔除各种隐性的不稳定因素。

  一般而言,“上家”从国内外的大企业里购进大批淘汰的笔记本,然后转手卖给下一级的经销商,或者再次批发出去。自然,“上家是目前二手市场的那只看不见的手”。如今,“上家”们控制了相当一部分的市场,而价格也操持在他们手里。“有的机器从6000降到3000,不是我们说了算的”,洪老板表示:“消费者还以为有什么猫腻,其实我们有时候挺冤枉”。他表示,现在很多商家都被自己的“上家”套牢了,而且机器出了问题消费者是不会找“上家”的。

  尽管没有人愿意透露上家们究竟是谁,但包括洪老板在内的许多人都认为,未来二手笔记本市场会有一次大洗牌,因为上家们“都是势力雄厚的企业”。
转自《易索宁波二手论坛》
samfl - 2001/8/28 10:56:00
卖家被套牢了,买家也被套牢了,
我被套牢了。555555555555555555555
:mad: :mad: :mad: :mad: :mad:
1
查看完整版本: 二手笔记本市场:火爆背后的“猫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