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化妆品可能伤害肌肤@
>
> 一.乳液、保养霜、化妆水、护手霜
>
> 人体皮肤的表面,由皮脂腺分泌的油脂,和汗腺排泄的水分混合的皮脂膜保护皮
肤。
>
> 但我们却很习惯性地用各种人工油脂制品来「保护肌肤」,认为理所当然。聪明的
消
> 费者在购买化妆品应先看看有没有下列成分:
>
> 精制羊毛脂醇(lanolinealcohol):是油性原料,是造成接触性皮肤疹和过敏性皮
> 肤炎的原因物质。
>
> 羟基甲苯二丁酯及羟基茴香二丁酯(dibutylhydroxytoluene、
> butylhydroxyanisol):是酸化防止剂,有致癌可能性。
>
> 安息香酸钠:是保存、杀菌剂,会刺激皮肤、黏膜、眼睛、鼻子和喉咙。
>
> 香料:是过敏源。
>
> paraben:(请参考前述)
>
> 合成界面活性剂,会破坏溶解保护皮肤的皮脂膜,让皮肤逐渐干燥,加上其中的油
性
> 成分,每天涂抹,会降低皮肤本来分泌皮脂腺的功能,皮敷变成慢性干燥累积性皮
肤
> 炎。
>
> 所以有皮肤科医生说,涂抹乳液等用品,不是「护肤(skincare)」而是「摧
>
> 残皮肤(skindamage)」。如果皮肤干燥,不妨用山茶油或橄榄油,代替添加了诸多
化
> 学物质的乳液、化妆水等用品。
>
> 二.口红、护唇膏
>
> 护唇膏的主要成份和乳液、保养霜相同,非但没办法滋润嘴唇,可能还会导致逐渐
变
> 成干燥的累积性皮肤炎,并且也有致癌或过敏的毛病。
>
> 而口红只是将油和水混合而成,加入合成界面活性剂,TAR系色素、香料
>
> 和酸化防止剂等。因为油很容易腐败,所以还加入防腐剂、防霉菌剂等AR系色素,石
> 油TAR为原料合成,大部份都被确认会引发癌症。
>
> 近来,受女性欢迎的不掉色口红,强调使用食用色素,其实大多加入了TAR
>
> 系色素,而且想想看,不掉色,表示一直附着在嘴唇上,要卸妆时还不容易,所以
各
> 化妆品厂商都另备有洗净液,主要成分是用化学物质合成的洗净剂。
>
> 嘴唇是黏膜,吸收物质能力是皮肤的十倍,对刺激物很弱,每天涂护唇膏、口红,
不
> 但会失去滋润,干燥,破皮,罹患累积性皮肤炎,如果爱用不掉色口红,再用洗净
> 液,不啻是双重打击。
>
> 《买不得》作者群认为,爱护嘴唇的仕女,应该选择成分安全的护唇膏和橄榄油,
以
> 为替代。
>
>
>
> @杂货隐藏化学毒素@
>
> 一.塑料奶瓶
>
> 透明、携带方便、不容易摔破的塑料奶瓶,深受现代父母的喜爱。但也许你不知
道,
> 日本环境厅曾经推广使用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代替玻璃瓶,后来却发现会溶
> 解出一种环境贺尔蒙2,2双对酚甲烷(bisphenolA)破坏环境,于是打住推广活动。
> 聚碳酸酯又称为poly碳酸ester,将碳酸二苯酯(diphenyl)和2,2双对酚甲烷混合
引
> 发化学反应而成。透明、耐撞击、伸缩性小,在日本广泛使用于奶瓶、幼儿用餐
具,
> 学校用餐具、胶卷和CD产品中。其中,婴儿用奶瓶因为用热水泡奶粉,容易溶解出
2,
> 2双对酚甲烷,对成长中的幼儿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发生影响一辈子
> 的不良作用。日本的市民团体之一「日本子孙基金」,曾购买日本最普遍的6家厂商
> 制造的奶瓶,请横滨国立大学环境科学研究中心进行实验,放入95度的热水,在室
温
> 中放一个晚上,发现每个奶瓶内都有2,2双对酚甲烷,而这正是日本环境厅的研究小
> 组,明列有环境贺尔蒙可能性的70种物质中的一种。
>
> 在《失窃的未来(OurStolenFuture)》一书中,2,2双对酚甲烷和戴奥辛、
>
> PCB并列环境贺尔蒙的代表之一,有引发乳癌的可能性。由此看来,改用玻璃奶瓶是
> 消费者自我保护的手段。
>
> 二.湿纸巾
>
> 上餐馆,服务生先递上湿纸巾,外出擦手,也少不了它,甚至最近还有抗菌纸巾上
> 市,由于日本「抗菌」风气的盛行,不少人用来擦桌子、门的把手、卡拉OK的麦克
> 风,俨然成为时下流行商品之一。但如果仔细看看主要成分,包括:丙二醇
> (propyleneglycol):引起接触性皮肤炎。
>
> 氯化十六烷基啶(cetylpyrieiniumchloride):刺激皮肤、黏膜、眼睛。
>
> 酒精(ethanol):会刺激皮肤、黏膜,特别是皮肤过敏的小孩。
>
> paraben:对某些人会引起皮肤障碍,过敏性湿疹。
>
> EDTA:会刺激皮肤、黏膜、皮肤发疹等过敏的化学物质。
>
> 防腐剂和防霉菌剂:为了防止变质。
>
> 合成界面活性剂:(请参考前述)。
>
> 所谓的抗菌湿纸巾还加入抑制菌和细菌繁殖的银、铜和亚铅等金属、药剂。事实
上,
> 抗菌湿纸巾的「抗菌效果」究竟有多少呢?日本「国民坐活中心」曾进行一项调
查,
> 选择号称「抗菌的」切菜板、丢厨余的塑料小桶、洗脸台、牙刷、洗碗海绵等5项用
> 品,涂上大肠菌,有3成以上的产品几乎完全没有抗菌效果,而且即使刚开始有抗菌
> 效果,经过两个月之后抗菌效果完全消失。
>
> 一般人用了湿纸巾后不会再洗手,所以成分会残留在手上,有些人还用来擦婴儿的
小
> 屁股,后果令人担忧。站在环保的观点来说,用了一次就丢,浪费森林资源,不妨
回
> 归自然。所以,《买不得》作者群建议大众,用湿
>
> 毛巾来擦手、擦脸,既环保又健康。
>
> 三.电动刮胡刀
>
> 电动刮胡刀每年在日本卖800万只,可见得受日本男士之欢迎。
>
> 在电磁性生体学部门,曾经两次获得诺贝尔奖提名的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医学部教授
贝
> 克在《CrossCurrent──电磁波「重复辐射」的恐怖》一书中,指出我们日常生活所
> 使用的家电制品,发出的电磁波安全值是1mG。14寸大的电视,距离1公尺所发出的
电
> 磁波刚好是1mG。
>
> 使用交流式马达的、接插座的电动刮胡刀,在距离3公分的位置,电磁波高达
> 15,000mG,是贝克博士安全值的15000倍,电池式刮胡刀依照产品不同,电磁波或有
> 强弱,但都会发出电磁波。众所周知,电磁波会加速癌细胞的增值能力,变化为恶
性
> 肿瘤。
>
> 贝克博士担忧的是,如果脸上有痣的人,使用电动刮胡刀,强力电磁波,可能会引
发
> 病变,得皮肤癌。虽然每天使用时间短,但辐射量会日积月累,例如癌症、白血
病、
> 脑瘤等电磁波可能导致疾病,都要等到10年以后才会出现。要避免每天一点一点所
接
> 收的辐射,最好尽快改用一般的刮胡刀,在脸上抹上肥皂,安心地慢慢享受刮胡子
的
> 乐趣。
>
> 《买不得》再三强调,不是希望读者看完之后,不知何去何从,而是希望大家一起
思
> 考「今后要如何改善」,把意见和愤怒反映给企业和政府有关单位,也许因此能汇
聚
> 成一股催生环保、健康产品的力量。
>
>
>
> (审稿专家:中原大学化工系教授兼学务长钱建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