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网友用TOSHIBA SAtellite 3000 S353的体会.
我于上星期购买了一台toshiba3000,配置如下:PIII900,14.4tft(1024x768),256mb Memory,20g hd,8XDVD,GForce2go 16mbDDR,56kmodem/100mLAN。整台主机的配置算是相当不错的了,总共15k-----**** J 。考虑到这款机型的高性价比,可能很多朋友对它都有兴趣,现将我一星期的用后感供大家参考。
1. 整机:外观保持了TOSHIBA的一贯作风,传统中带着一些现代气息-----毕竟是第一款光软互换的Satellite,但在装机过程中需要平凡换上软驱时,这多少有些不便。由于机器生产地来自台湾,感觉做工确实比较差,闭上眼睛摸还以为是ACXX J。而且外壳不是镁铝合金材料,合上显示屏后感觉比较松垮,不太牢靠,最重要的还是散热效果不好。我在家里跑极品飞车V,几分钟后风扇就狂转不已,游戏过程中死机两次,当时室温25度左右,然后发现内存部分烫得可以,好像要把外壳都融掉一样。在win2k系统中比较好,但也有一次死机经历。给大家两点建议:操作系统尽量不要采用WINME,不稳定,建议使用WIN98SE和WIN2K;内存最好不要采用KINGMAX,发热量大,我的机器就是用了一条128MB的KINGMAX,之前我看过一份电脑杂志----好像叫《市场与测评》吧,他们在测试联想的85系列的机器上也采用了KINGMAX,发热也很大,但幸运的是没有死机。以上均是个人观点。
2. 显示屏:传言显示屏也是台湾产品,我想也许是真的。该款显示屏的最高分辨率就是1024x768,左右视角大概100度。但是从不同的高度看显示屏,颜色深浅变化较大,特别是在win2k的蓝色背景中,下半部分比上半部分亮,比起IBM,DELL有差距,这两种机器同样是国内生产的。没有坏点是最大长处。
以上两点我主要持批评态度,欲扬先抑,下面是我认为的亮点了:
1. 显卡:我想这是大部分朋友购买toshiba3000的主要原因。确实Gforce2 go with 16M DDR ,性能绝对超群。目前我只在上面玩过《极品飞车v》和《三角洲特种部队3》,在1024x768 32bit,各项效果最高条件下,极品非常流畅,画面很棒,但是在三角洲中有些跳帧,后来设置为1024x768 16bit, 各项效果最高,画面流畅。其实液晶屏能上32bit和16bit的差别人眼是感觉不出来的。唯一的遗憾就是没有在LINUX下的驱动,如果有哪位仁兄知道,请MAIL:SPARKHUA@21CN.COM。谢过了。我的台式机用的是Savage 16mb,感觉Gforce2 go比其要略胜一筹。
2. 声音子系统:尽管采用的是AC97的软声卡,但在WIN2K下观察放MP3音乐时,CPU占用率很少超过5%,在游戏和播放dvd时也没有任何停顿或爆音,效果尚可。关于自带的扬声器不谈也罢,我宁可用耳机。
3. 电池:除了显卡外,原装的toshiba电池就是第二大亮点了。在充满电的情况下,使用时间超过两个半小时,其间跑极品,放mp3,从光驱上装软件,磁盘整理,反正没停过。3900mha的锂电比IBM I系列还在采用的镍电和nec,sony超便携的短命里电强上百倍。
4. 接口:IEEE1394,3个USB,红外,S-VIDEO,还有读写SmartMedia口,还能让我再要求什么呢?当然在国内要找到带光纤输出的机器就是一种奢望了。特别要表扬的是,尽管采用了AMR接口的软猫,每次连接速率都是53.2K,CPU占用率不超过10%,不错。
总而言之,尽管离完美还有距离,这款机器还是很超值的。不后悔,值,这就是我最后的评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