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NT|BBS|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转贴好文章. [复制链接]

1#

转贴好文章.

标题:笔记本电脑选购谈(7.7)
提问的方式
我想想买笔记本的朋友都应该明确一个问题,那就是自己买笔记本来干什么。心里是不是在想:“废话,笔记本买来当然是用的。”对,可我们要明确的就是到底要用在什么地方。
笔记本跟台式机有很大的不同,在性能和功能上都无法跟主流台式机相比,而且升级性很低或升级代价比较高。因此在选择笔记本的时候一定要想清楚自己会用笔记本来干什么,而且还分出个轻重缓急来,因为并不一定有笔记本(甚至根本不会有)能完全满足你的要求。

这个问题可以这样来考虑:如果上网和处理文字比较多,那就应该选择屏幕比较大和键盘手感比较好的机器;如果需要外接投影仪作展示,那机器本体最好能有VGA输出;如果自己还有DV、DC、PDA等设备,也应该考虑机器是否有相关端口可以使用。

CPU、内存、硬盘

很多朋友考虑两款笔记本哪一款好的时候总是首先考虑CPU、内存、硬盘等因素。确实,这些因素是最能直观体现一台笔记本的性能的。但其实在购买笔记本的时候,这些因素绝对是次要的。剔除价格因素之外,一台P3 1G/128M/30G的笔记本也未必比一台C600/64M/10G的笔记本适合你。

首先这些配件最高档的就意味着面市时间不长,价格相对来说很高,而且很快就会降价。其实稍对计算机市场有所了解的人都不会盲目追求最新最好,除非钱真是多得没地方花了。

其次,对于一台计算机来说,决定性能的并不只是上面的三个因素而已。对于笔记本来说,主板芯片、显示芯片等等都能影响性能。而且诸如做工、体积重量、电池性能、端口类型和数量、显示效果等等,远比上面那三个因素要重要得多。

选择笔记本的时候对于这三项因素不需要太看重,适可而止就好,时间精力不妨放在上面说的其他因素上去。如果担心笔记本无法升级,我们可以来这样算一笔帐:如果你有2000美金的预算,现在先花1000美金买一个笔记本,一两年以后再花1000美金买个新的不是更好么?况且这1000美金拿在手上,这一两年的时间说不定又赚了1000美金呢。

GeForce2 Go

前段时间NVIDIA GeForce2 Go发布,给原本平静的移动显示芯片市场投下了一枚重磅炸弹。惹得那些希望在笔记本上玩3D游戏的人(咱们这里好象比较多,大概年轻人比较多的缘故吧)恨不得所有笔记本都全上GeForce2 Go才好。

前些天我正好读过一篇文章,就谈到作者对几款移动3D芯片的一些看法。文章大意是说厂家只为了“3D”这个噱头,几乎完全忽略了功耗等其他问题,结论是目前的移动3D是一种倒退。

就结论来说,我觉得作者的说法有一点点过激,不过文中的意见基本上我都同意。就拿大家最注目的GeForce2 Go来说,有两个特性是大家应该注意的:不支持内嵌显存和2.8W的功耗。

不支持内嵌显存就意味着笔记本生产厂必须在设计时加入GeForce2 Go显存的位置,这样整个显示系统的所需空间就会比较大。2.8W的功耗可能还是不够直观,如果告诉你2.8W是目前所有笔记本显示芯片功耗最大的呢?

不要以为上面说的这些都无所谓,大功耗意味着耗电量的增加和散热的增加,这对于笔记本来说都是非常敏感的,轻则缩短笔记本使用时间,严重的还会影响笔记本的稳定性。而显示子系统的体积则限制了整个笔记本的体积,很难让GeForce2 Go做到轻薄的笔记本里去。

真的想玩3D游戏的话,台式机或者专业的游戏机更好,如果把游戏性能列入购买笔记本的重点考虑范围,目前来说并没不怎么聪明。

妥协

现在的笔记本厂家一般都会这样划分产品线:高端、一般和轻薄。高端型一般把性能放在首要考虑的位置,移动性相对来说比较次要,而且价钱都非常贵。一般型产品则是配置一般、性能一般、体积一般,而且价钱也一般的产品。轻薄型产品则是以牺牲部分性能来换取移动性,并且由于技术含量很高,所以价钱也不便宜。

如果自身限制比较多,刚好对应了一类产品的用户群,我觉得这倒挺幸福的。可以选择的越多,越不知道选什么,而且选来选去总没有非常满意的产品,这就比较痛苦了。

这类朋友喜欢轻薄一些的笔记本,而且一般来说追求的不是单纯的性能,而是功能和移动性的最大化。举个例子,就比如我,如果要满足我所有要求的话:首先电池必须要能实际使用3小时以上;然后为了上网和处理文档,屏幕当然是越大越好;为了随时随地都能上网和其他机器互联,网卡和modem都要内置;因为有DV、DC、PDA、MD等,端口方面至少要2×USB、IEEE1394、红外、光纤;同时为了身体考虑,重量要2.5Kg左右,厚度2.5cm以下。如果再加上价格、外观和其他一些因素,想找一台完全满意的机器就非常非常难了。

遇到这类问题,那我们就只有妥协了。要么放弃一部分不常用的功能,仍然选择轻薄的机器;要么就对体积重量作出一点让步,让肩膀多受一点苦。又想马儿跑,又想马儿不吃草的好事确实是找不着的。

SONY及品牌问题

接下来聊的是品牌的问题。把SONY提出来是因为不管买什么东西,似乎都有人在争论SONY和其他品牌的优劣。拿51Digi的论坛来说,除了手机之外,每一个板都在争。

这里我并不是想说SONY比别人好或比别人差,我只想告诫大家在自己选择的时候,不要受品牌和争论的影响。SONY好不好?如果不好,SONY不会坐上日本销量第一的位置,也不会有那么多人是SONY的Fans。SONY是不是绝对比别人好?那也肯定不是,否则就不会有Toshiba、IBM等其他品牌存在了。

每个品牌的产品都蕴涵着一个企业的文化和理念,当然是各有特色,但没有一个品牌可以说自己的产品适合所有的用户。确定了自己的需求之后,可以把各个厂家符合自己要求的产品都仔细研究一下,货比三家总是不会吃亏的。

考虑的要点

前面说了那么多,可能有些朋友会觉得都是废话,现在就说说我个人觉得购买笔记本时应该考虑的问题有哪些。

首先最好确定一下自己想要的是移动性还是功能,这个问题就影响了下面所有的考虑因素。我是觉得尽量选轻薄的好,放一对哑铃在包里跑两天你就知道轻薄的好处了。

其次就是屏幕、电池、外观、端口、性能。笔记本影响电池和体积最大的因素就是屏幕尺寸,现在的产品算得上轻薄的屏幕几乎都在13寸以下,以12寸的为多。电池绝对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一台什么都满意就是电池很烂的机器也千万不要买。个人意见实际使用时间2小时只能给45分,3小时才算及格,3小时以上才算比较满意。外观就看你自己的喜好了,有人喜欢SONY有人喜欢IBM,那都没什么。端口也是非常值得注意的一点,一定要足够用才成。比如USB就最好要有两个,外接一个鼠标再空上一个备用。IEEE1394虽然设备并不普及,但如果有的话是最好的了。红外就看你的需要了,至于光纤等有的机器并不多,也不用强求。性能就是上面说的CPU、内存、硬盘和主板芯片等,够用就好。

最后是一个大家容易忽略的问题,那就是设计的合理性。虽然大厂就应该意味着品质,可有时候有些产品在设计上也是有瑕疵的。虽然也许并不影响大局,可总让人有些不太舒服。比如有些产品将USB口做到机身左边,对于外接鼠标来说就很不方便。再比如有的产品居然把喇叭做到跟机身分离的底座上,感觉真是有点白痴。

结语

前面已经说了不少废话了,或许对实际选购没有太大的用处。这里没有向大家推荐实际的产品是因为不想掺杂我个人的品牌倾向,如果有什么问题的话,欢迎大家到51Digi的论坛上讨论。

最后,希望大家都能选到一款满意的笔记本,过一个快乐的夏天。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