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身着戎装的严壮父来到柳真清面前,柳真清的眼睛慌乱得无处躲藏。在来洪湖的路上柳真清无数次地想象过与严壮父见面的情景,万万没想到他俩会在一间挤满农民的茅草棚里相见,严壮父留起了一脸胡须,黑瘦得风干了一般;而她一身仆妇的衣服,蓬乱的头发上沾满了霉菜的渣子。
实际上严壮父对此情此景更加意外。报信的人只说有个自称从沔水镇来的女人坚持要见他。严壮父猜测可能与购买军火有关,多半是个乔装的女人。而出现在眼前的却是柳真清。刹那间,往事历历涌上心头,使这个身经百战的红军师长突然地陷入了温情之中。严壮父到底是走南闯北出生入死的人了,很快便把握了自己。说:“真清,你一点没变嘛。”
严壮父说着伸出了自己的手。柳真清低低地叫了声:“壮父!”将手放进严壮父的巴掌里。严壮父礼节性地握着一摇,柳真清的眼泪扑簌扑簌掉了下来。
马二年十分见机地轰出了咧嘴傻笑的农民,替师长反锁上了房门。咔嗒一声锁响,严壮父异常敏捷地跃到了窗前。
“马二年!”
“到。”
“把锁打开!”
“是!”
“把大门敞开!”
“是!”
严壮父待马二年麻利地执行了他的命令后才在柳真清对面坐下。
“对不起,真清。在这里我代表着共产党,代表着红军,我必须时刻想着维护我党我军的形象。”
“没关系。”柳真清说。柳真清从严壮父的身上感受到了一种类似教徒的执迷光芒。严壮父比她所想象的走得更远更深入——在他的信仰中。一个人进入了这样的境界是幸福的,他不会有失落感空虚感颓废感无聊感,他不会无所事事,自暴自弃。柳真清想成为这样一个人。
柳真清说:“快谈谈你的经历。你去广州之后都在于什么叶
严壮父说:“我考取了黄埔军校。在军校认识了周恩来。”
“哦周恩来!”
“二六年我加入了共产党。”
“你是共产党员了?”
“当然。结业后,我被派到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在叶挺独立团担任连长。”
叶挺,又一个传奇人物。
严壮父简洁地说:“我参加了北伐。参加了消灭军阀吴佩手主力的汀泗桥战役和贺胜桥战役。然后就到了湖北,以江汉平原为主要根据地,也经常转战鄂西一带。”
“你胜仗多还是败仗多?”
“胜仗多。二八开。”
“你杀了多少人?”
“杀敌无数。”
“你受过伤吗?”
“当然受过。”严壮父取下军帽,左边发际有一道紫红的深沟。严壮父又挽起袖管,子弹在胳膊上斜穿了过去,留下了一条肉的隧道。
柳真清吓得咬住了嘴唇。问:“你就不怕死?”
“不怕。我严壮父一条蚁命,生死何足论?如果能为中国人民将来的幸福洒尽这腔热血,那么我心甘情愿。就是马克思不愿要我,说我太年轻,要多打几仗,要不我早去见马克思了。”严壮父说到这里露出了少有的笑容。柳真清注意到严壮父长了一颗虎牙,笑起来很纯真,像个孩子。
这一天是柳真清一生中最重大的日子之一,严壮父对她说的每一句话都刻在了她的记忆之中。多年之后,在中国人民果然获得了解放的日子里,干部中非常流行说“见马克思”这种话,柳真清对此很是气愤,她认为严壮父第一次这么说,贴切而幽默。往后的人一再重复就俗不可耐了。况且很多人不够资格这么说。他们都是真正的马克思的信徒么?显然不是。后来柳真清之所以成为沔水镇一怪杰,与她年轻时候的经历是密切相关的。
严壮父说:“谈我谈够了。你呢?这四年你在干什么?”
柳真清被严壮父的经历震慑住了。
“我,教书。平淡如水。”
严壮父说:“还有呢?”
柳真清不知道还有什么?她望了严壮父一眼,双方忽然都不自在起来。严壮父看了看表,说:“我来安排一下,我招待你吃顿饭,饭后让马二年送你回去。”
“我不回去!”柳真清叫起来。她与方焕斗争的经历这才被她想到了。
严壮父高度赞扬了柳真清的斗争精神,告诉她最近红军正在研究除掉这个反动会道门头子。最后还是叫了马二年,说:“送她回沔水镇——娘家?还是婆家?”后半句话是问的柳真清。柳真清暗暗“啊”了声,她想严壮父还是那么大智若愚,大巧若拙,战争并没有改变他的根本性格。
柳真清说:“我没有结婚。”她示意马二年退下,说:“我没有结婚。我是来找你的。我要开始新的生活。你为什么不直接问我?”
严壮父又一次笑了。他拍了拍柳真清的脸颊,说:“我不敢。”
这时马二年在门外突然大声报告,说:“军长来了!”
7
哈哈大笑闯进门来的军长是贺龙,他身后还有一位军长是红六军军长段德昌。
段德昌与严壮父有某些相似之处,头一次见面给人的印象就是一个普通人。贺龙则留着两撇八字胡,足登马靴,手上夹一支老粗老粗的烟卷,一派军官的英气。
严壮父给两位军长介绍说:“这是我的朋友柳真清女士。
柳真清说:“贺军长好。段军长好。”
贺龙说:“好好。严师长蛮有本事,金屋藏娇嘛。”
红潮简直溢出了严壮父满脸的黑胡碴子。段德昌替他解了窘。说:“听说柳女士与方焕作了斗争,来投奔红军,严师长还不想要,你不要那我要。”
贺龙说:“胡来!怎么不要?革命力量愈壮大愈好。严师长,留下柳女士。”
严壮父立正,说:“是,军长。”
柳真清留在了鸡鸣村。
新生活就这样开始了。
柳真清住在了一户名叫马有良的富农家里。马有良两夫妇加一个女儿过日子。儿子成家后另立了门户。本来苏维埃的工作同志们希望柳真清与贫农同住同生活,一来是贫农没人敢请这么漂亮洋气的柳真清同住,二来柳真清多少也还有一些小资产阶级情调,愿意住一个干净宽敞些的家庭。马有良的家庭很符合柳真清的愿望。另外也不违背政策,马有良夫妻是有名的勤劳能干人,靠勤劳能干发的家,算不上土豪劣绅。
每日里粗茶淡饭,睡的是土布卧单,忙的是干革命办平民教育,看到的是一张张信赖人尊重人的朴实笑脸,柳真清的身心都十分舒展,十分快乐,倒还比在沔水镇白胖鲜润起来。
红二军第十八师就驻扎在鸡鸣村背后。当严壮父明白柳真清果真留下来之后,以为她是来从军的。
柳真清问:“女兵要拿刀枪杀敌人吗?”
严壮父说:“当然。但一般不需要。一般女兵当军医。”
柳真清说:“军医更是天天看见血,我不行。”
“那你做什么工作呢?”
“我办平民教育呀。”
“你还是教育救国论。还是一杯温开水。”
“我只会办教育嘛。我看教育就是重要。你我不受教育,会懂革命道理?还不只会做小姐少爷。”
一番争论,柳真清赢了。苏维埃政府大力支持她的建议。方方面面,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一所茅草做盖,泥巴做墙的平民学校在鸡鸣村诞生了。
柳真清请严壮父为学校题写了校名:列宁学校。
鸡鸣村的穷苦孩子全部免费上了学。柳真清给小学生开了国语,算术以及地理课。自编教材。废除了开口就背三字经的陈旧教学方式。同时,列宁学校还是贫民夜校。柳真清夜晚教贫民们识字,读书,唱革命歌谣。尤其是柳真清唱的歌谣,就像今天的流行歌曲一样风靡了整个江汉平原甚至传到了鄂豫皖边区。
至今都有人清楚地记得那些歌谣。之一是《诉苦歌》:
辛苦一块田,死活奔一年,粒粒来粮血汗换,
农友呀,地主(他)来吞占。
之二是《贫农歌》:
贫农真可怜,缺油又缺盐,勤扒加苦做,
无吃又少穿,日子似黄连。
之三是《妇女解放歌》:
叫声我姐妹,不要把急着,黑暗地狱努力来打破,
再走光明道,姐妹才快乐。
柳真清还固执地脱掉了仆妇的服装,穿上了自己的旗袍,脖子上扎一条白丝绸围巾。她认为一个教书先生应该拥有整洁端庄文雅的外表。严壮父担心柳真清招来非议,却不料大家都喜欢看她这副打扮,鸡鸣村的农民则引以为荣,在别的村里十分自豪。
短短一年多的时间,柳真清的名气几乎与严壮父同等了。
严壮父这一年在全力以赴搞土地革命。不停召开各种会议,起草土地政纲实施细则,拟定各种计划,有了战事则立即率部奔向战区,以确保苏维埃红色政权的土地革命顺利进行。
他们各自忙着各自的工作,常常在路上擦肩而过却没工夫停下来说几句话。柳真清趁人不注意便给严壮父送去一个顽皮的笑脸,意思是当初你还不要我呢,现在我干得怎么样?
柳真清和房东马有良一家人相处得十分融洽。融洽的日子一长,他们就势必关心起柳真清的婚姻大事。常敦促说:“柳先生,你该成婚了。”
柳真清就抿嘴笑。问:“和谁成婚?”
“和严师长呗。是不是你们还缺个媒人?”
柳真清说:“我不知道缺什么。”
柳真清无法诉说。无处诉说。有许多夜深入静的时候,柳真清想念着近在咫尺的严壮父,可她知道他正在忙工作,他不会来看她。严壮父只有剑胆,缺的是琴心;只有侠骨,缺的是柔肠。这深刻的遗憾使得柳真清从不主动对严壮父表示她需要什么,她倒想等着看看严壮父何日向她求婚。难道他不是一个拥有七情六欲的男人吗?
8
我们后人研究历史,总是非常之认真,非常之郑重,然而历史却自然潇洒,常开玩笑,令人为之瞠目,为之结舌。正当洪湖苏区工农武装割据成功,土地革了命,严壮父等一大批革命者日以继夜地辛勤工作,按繁复的政策文件条款没收了土豪劣绅的土地、词堂、庙字、教堂等等,又按同样繁复的政策文件条款将土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工人、退伍士兵、土豪劣绅家属、无反动嫌疑者、富农、地主——总不能地主一点地也没有;真正做到了耕者有其田,所有种田人都举起了犁耙准备大忙春耕生产,严壮父也准备睡它两夜好觉之后去找柳真清,向心爱的姑娘表达衷心的歉意。就是在这个时候,党中央的六届四中全会结束,一批肩负改造苏区党和红军重任的党代表奔赴基层。啸秋是湖北人,就被派到了湖北,某一日,一路顺利到达洪湖。
这天傍晚下了一阵细细的春雨。柳真清感觉有些凉,便戴上了一条湖蓝色丝巾去列宁夜校上课。来苏区之后,柳真清不但没有穿上草鞋,让腿上滚一些黄泥,反而比从前讲究了许多。她希望严壮父总看到一个漂亮的她。她漂亮吗?严壮父从来没评论过没赞赏过,似乎和没受过高等教育的军人一样毫无审美意识。柳真清不相信严壮父真的忘记了美。
柳真清深怀着这种不合时宜不可告人的遗憾沿着湖边小路去工作。工作是愉快的,是可以令人忘忧的。现在夜校学生爆满。外乡的许多青年农民步行三四十里路赶来听课。
柳真清一进教室,教室里立刻掌声雷动。柳真清微笑着做了个请安静的手式。
“现在我们上课。”她说。
学生中有人喊了一声:“我们要唱歌。”
课堂零零落落地呼应道:“对。我们要唱歌。”
“今天我们的课程应该是识字。”柳真清沉静地扫视着课堂,说:“谁要唱歌?站起来让我问个道理。”·
农民们嗤嗤窃笑,没人敢站出来。夜校初开时,学生基本是鸡鸣村人,都指望学习认字,以后不受人哄骗,上起课来又认真又憨厚,根本不敢老盯着柳先生的脸。时间一长,柳真清的名气一响,四里八乡的人都慕名而来。虽然列宁夜校只收贫雇农,可贫雇农毕竟也是良莠不齐,许多人因为懒,因为赌而贫困,穷了之后便娶不上媳妇,光棍一条,做人家的雇工,流痞习气学了不少。他们来报名上夜校,政策上拦不住。其实上夜校就是为了看柳真清,每逢教唱歌,课堂上便有人眼睛瞪得像猫一般放绿光。
柳真清出身豪门,本来就是在改造自己,贫雇农当时是苏区最红的阶级,革命的主力军,柳真清不大好批评指责他们。也不敢向上面反映,怕消息传到严壮父那里给他添麻烦。
有两次放学路上柳真清受到了骚扰,房东马有良就常在半路上接她回家。马有良家劳动力少,他农活太忙,柳真清想了个办法:带上迷糊。迷糊是只看家狗,对柳真清很不错。只是在春季把握不住自己,闻到母狗的气味就忘记了职守。这天柳真清出门也是唤了迷糊的,还没走到湖边,树丛里有母狗哼卿,迷糊就毫不犹豫冲进了树丛。为此,迷糊屡遭马有良呵斥,还剁下了它的一截尾巴埋在堂屋里。可效果并不明显。
不过,光棍也罢,迷糊也罢,所有这一切烦恼都抵不上新生活给柳真清的快乐。新生活使她自信自强,她懂得干事业是会有些小困难的,她不怕。
柳真清的严肃压倒了教室里的歪风邪气。她转身在黑板上写了一个“窮”字。
“农友们,这个字念穷。穷苦人的穷。穷——”
农民们跟着念:“穷。穷。穷。”
“看这个窮字,上头是个穴,穴就是石洞,土室。下面左边是个身,指人的身体。右边一个弓,弯腰的意思。一个人住着弯着腰才钻进的石洞,他没有房子,这就是穷。然而,地是我们穷人开,屋是我们穷人盖,树是我们穷人栽,我们为什么没房子?为什么受穷呢?”
哗地又是一片掌声,许多农民拍着脑袋,茅塞顿开的样子。
教室的掌声停下之后,教室门口的一个掌声却依然热情地鼓着。柳真清提着马灯到门口一看,马灯差点脱手摔掉。是啸秋。
啸秋依然鼓着掌,朝柳真清亲切地微笑着。
“啸秋!你是啸秋吗?”
“我是啸秋。真清,继续上课吧,农友们等着你呢。”
“可是啸秋,你怎么来了?”
“待会儿你尽情地问。现在请允许我进教室听课,你的课讲得真好!”
啸秋进了教室,挤在农民中间坐着。柳真清重新开始讲课。她发现啸秋一直用手托着下巴仰望着自己,一动不动,聚精会课,仿佛进入无人之境。
9
一连四个夜晚,啸秋在开完会之后都赶来接柳真清,送她回去。他们慢慢向前走,还经常停顿一下,因为柳真清太兴奋了,她有问不完的话。
啸秋有问必答。但从不主动提问。在柳真清蝶蝶不休说话的时候,他观察着她,分析着她,了解着她。长期的革命生涯已把啸秋锤炼得十分沉着老练。
中国这么大,世道这么乱,然而,他们居然重逢了。十一年前在学生运动中浪漫地相识,自然形成四人小组,尔后天涯海角,各奔东西,十一年后的春天却有三个人汇聚到了洪湖地区,真是一个有意思的人生故事。柳真清被这奇遇弄得高度兴奋。
她说:“我真想写部小说。”又说:“我们把文涛弄来吧。”
柳真清轻盈地蹦跳着,随手扯着柳枝茅草。遇上了高兴的事,有文化的女人就和没文化的女人一样思维混乱了。说话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经常反复问一个问题,经常异想天开提出无理要求。
“壮父知道你来了吗?”
“当然知道。”
“哦当然,你是党代表呢。他还在忙什么?怎么见不到人影?我们三个人应该聚一聚,你说呢?”
“应该。”
“我们应该把文涛弄来。”
“你已经说过这话了。”
“不行吗?”
“显然不可能。”
“你结婚了吗?”
“没有。”
“你都三十多了,怎么可能不结?”
啸秋呵呵一笑。
“毛泽东什么模样?”
“高大,仪表堂堂,一口湖南土话,爱吃辣椒。”
“要是不说土话就好了。”
惹得啸秋又发了笑。
第五天啸秋挤了个时间,约柳真清划一条小划子,进了芦苇荡。啸秋开始对柳真清讲话了。
“首先说你要告诉我的一件重要事情,什么事?”
柳真清说:“文涛让捎句话你,她说她想念你。”
“见鬼!她脸皮真厚。”
“啸秋,你竟然这么对待文涛的一片痴情!”
“我要一个资产阶级少奶奶的痴情做什么?我是一个共产党员!”
“好罢,那我还是个资产阶级的小姐,你难道不是大少爷出生?”
“那都是从前的我们。我们是家庭的叛逆者。和文涛决不能等同!你怎么还像个小姑娘,还是一团糊涂!”
啸秋叉着腰,挺立望长空。他这副庄严的样子使柳真清开口不得。啸秋的情绪平缓了下来,但依旧十分郑重,眉心里结了个深刻的“川”字。
“真清。我观察了你几天,发现你处境很危险。”
柳真清腾地从土埂上站起来,“我?危险?”
“你看你,居然一直穿着绸旗袍。连地主婆的旗袍都被苏维埃撕碎了,你还穿,你的立场站在哪一边了?”
“可我喜欢穿旗袍。”
“对。这就是潜伏在你灵魂深处的资产阶级世界观!”
“啸秋。”
“我再问你:你申请入党了吗?”
“没有。”
“为什么?不要思考,不要说假话,告诉我为什么?”
“因为我出身不好,又没有贡献……”
“够了!这一切全是借口。”
啸秋激动地痛心地抓着他的头发,做着手势,说:“真清哪真清,你到底是来参加革命还是来修正革命的?你住在富农家,穿着旗袍,戴着丝巾,不写入党申请,连地主富农都称赞你好,你想想!想想!你在滑向哪条路?”
柳真清懵了。随着啸秋的深入剖析,她的鼻尖上沁出了一层细细的汗珠。最后,她实在不敢听不去,捂住了耳朵拼命摇头。
啸秋等待着,让柳真清自己冷静下来。
“是啊。”啸秋感叹道:“旗袍是比布大褂优美得多,我从前何尝不是酷爱西装革履,这就是我们知识分子的弱点,经不起美的诱惑。但是,革命是一种非常的行动,现在是个非常的时代,我们的一言一行,举止穿着不代表革命则代表反革命。所以,像我们这些出身富家的知识分子首先就必须革自己的命,要比别的人更革命,党和人民才会接受我们相信我们。我说得对吗?”
柳真清一边咀嚼着啸秋的话一边点头。她在想严壮父真粗心,他就不懂得启发他。严壮父啊,为什么就缺那份琴心柔肠呢?啸秋为什么偏有这副琴心柔肠呢?
啸秋好像洞悉了柳真清的心思,好像偏要替她证实一下她的心思。说话竟换成了一种特别温柔的声音。
“好了。我吓坏你了。不再说那些话了。这里没别的人,我们可以说说朋友的私心话。你穿上农妇的褂子又有什么坏处呢?你的美能够欣赏的人总是欣赏。你天生丽质,浓妆佳,淡妆亦佳,粗衣乱服不掩国色嘛。”
男人的这种话,对一千个女人说就能击中一千个女人。柳真清娇羞地捶了一下啸秋,啸秋开怀大笑。能让柳真清这种淑女捶一下可是不容易,啸秋为自己感到骄傲。
“真清,听话,明天就换下旗袍。”
“嗯。”
“尽快递交一份入党申请书。”
“好的。那……我明天就搬出马有良家吗?”
“这个别慌。鸡鸣村贫农家光棍痞子不少,让我给你物色一家可靠的。”
啸秋掏出一包东西,说:“送你一件礼物。”
柳真清本能地说:“不”。她知道接受一个男人的礼物意味着什么。
“你别怕。打开布包看看再说。”
布包里躺着一支油光铮亮的八音小手枪,枪尾巴上系着鲜红的三角缎带。
啸秋说:“我要工作,不能每天接送你。目前苏区也还是复杂得很,带上它防身吧。”
柳真清接过了手枪,垂着头好半天不吭声。她流泪了。她想:为什么啸秋偏有这副琴心柔肠呢?
10
严壮父和柳真清一见之下彼此都被对方吓了一跳。严壮父胡须蓬乱,眼窝深陷,眼睛里头满布血丝,看人的目光的的逼人。柳真清一改往日穿束,穿了马有良老婆的一件补丁摞补丁粗布夹袄,一条肥大裤子,裤子上沾着泥巴点子。
柳真清说:“壮父你病了?”
“没有。”严壮父说:“你怎么换了这一身?”
柳真清支吾了一下,说:“不好吗?”
严壮父毫无表情地说:“好。”
柳真清说:“这十几天你去哪儿了?我找你好几次。啸秋来了,你像不知道似的。我提议我们三个聚会一下好吗?”
严壮父突然省悟:“是啸秋让你换的这身衣服吧?”
柳真清说:“是的。我觉得他讲得在道理。”
严壮父口干舌燥地挠着脖子,马二年飞快端过一碗水,严壮父咕咕咕一口气喝干了。柳真清委屈地立在一旁不出声。
严壮父走到柳真清对面,望着她想说什么又说不出来,柳真清看了一眼严壮父的眼睛,心就软了。严壮父有双诚实的眼睛。这双眼睛使柳真清感到安全、坚定、善良、有依靠。严壮父相貌平平,可就是一双眼睛令人难忘。
柳真清调了一点皮说:“生我气了?严师长。”
严壮父说:“马二年你出去,我和柳先生有话说。”
马二年说:“是。”转身就走。刚跨出房门,严壮父说:“马二年你回来。我出去,你和柳先生说话。”
马二年说:“是。”
柳真清扑哧笑着,说:“你们搞什么名堂。”
严壮父果然出去了,还带上了房门,和堂屋里的马有良大声谈春耕的事。
马二年说:“柳先生,我们师长说让我送您回沔水镇。”
“又要送我回沔水?和两年前一样?”
“不是说笑话。柳先生,我们师长说局势有变化。我们师长还说让您回去好好安排生活,他这一生不打算结婚了。是真的。”
“马二年!马二年你不要当你们师长的炮灰,马二年反正你什么都知道,我也就直说了,啸秋党代表从前也是我的好朋友,他不应该生这种闲气。”
“不是的柳先生。我们师长哪还顾得上生气。啸秋党代表一来就搞‘肃反’,已经抓了我们师三个团长。苏维埃特委会抓了十几个人了。军事情报也来了,说蒋介石又要调兵围剿苏区,形势危急得很哪!”
“真的?”
柳真清不相信。啸秋是个共产党员,他抓共产党干什么?柳真清在马有良家已经像在自己家,所以她撒了点娇气,赶走马二年,嚷着要见严壮父。
女人一撤娇,男人就着了慌,革命者也是如此。严壮父搓着巴掌说:“别哭嘛,我来了还不行吗?”
柳真清说:“你让马二年说的什么混帐话?”
严壮父只好破釜沉舟。说:“马二年说的是真话。真清,我对你的心你知道。我本来准备田分了休息几天,好好陪陪你,也许还能……结婚。啸秋突然到了。啸秋还只是个具体工作人员,小头目,上面还有夏曦、张国焘。党内‘肃反’运动已经展开了。从鄂豫皖边区有消息来,张国焘在那边已经开始杀人。我当然要坚持正确路线,反对错误路线。后果就很难预料了。我想通了,我还结婚做什么?结婚不是害了你?”
柳真清想不到共产党党内斗争也如此残酷,像听一个可怕童话一样害怕得只是绞手。
严壮父说:“两年多来,我看你只适合于办教育,不适合搞战争和政治。你还是回去吧。办教育好,中国需要教育。”
柳真清从道理上讲不过严壮父,涨红了脸,说:“你要我做一辈子老姑娘。”
“瞎说!你应该过正常人的生活,为妻为母,生儿育女。不过不是和我结婚,也不是和啸秋。我看这次啸秋会追求你的。”
“壮父!”
“别答应啸秋。他这个人不是个真正的革命者。我要对你说的就是这些。哪天让马二年送你回去,我要对你的一生负责。”严壮父说完就走,柳真清追上几步拉着了他的衣袖,他回头看了她一眼,用力甩开了她的手,大步流星走了。柳真清相信她方才看见了严壮父的泪水,盈满眼眶没流出来的军人泪。忽然,一股不祥的预感袭击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