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丢枪”的故事
兄弟我小时候为了买玩具手枪,曾于午睡时偷偷翻过我妈的衣兜,盗得小面额人民币若干,在学校门口小贩处货手拉机一把(多年后想来,大概是一把M1911),放学时“黑枪”无处隐藏,乃寄放同学处,结果第二天一来同学就说我的枪给搞丢了,气得我数月不和他说话。
这个事情告诉我了一个道理,枪不能乱放,否则就有失踪的危险。玩具手枪是一回事,真枪也差不多。我有一同学的舅父当年乃是某大型国企的保卫干部,此人仗义疏财,唯有一个酒后无德的缺点——具体说就是爱撒酒疯,常常是在眼花耳热后从保险柜里掏出六四配枪,对着天花板打上几发助兴。后来这个毛病终于惹了祸,又一回他带着家伙和朋友在外喝酒,喝完后出来,被小风一吹,觉得酒劲上来了。这时他还有点清醒,掏出配枪递给了旁边的朋友:“我喝多了,你帮我保管,明天我去找你拿”……
这个事情的悲惨结局你大概能猜到,当时那个朋友醉醺醺的,两个醉汉来回谦让,第二天就发现那只枪丢了——事后该保卫干部发疯似的掘地三尺找枪,终于没找着。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国内为了避免大意失枪的事故发生,在相关人员配枪之时都是配发了一根枪纲,让枪和裤腰带捆在一起的。开始是牛皮的,后来换成了尼龙绳。可是很多人觉得这个东西麻烦,最后都拿去穿钥匙了。2004年年初的时候,西安某押运员就因为忘了系这个小玩意,丢了一只六四,后来悬赏10000元寻枪,结果还比较幸运,枪被人送回了。
当然,枪纲一类都还是细节。枪在警察手里,不光是自己的作战武器,更重要的是武器一旦落在罪犯手里,天知道会出什么事。于是为了护枪,就发生了许多悲壮的故事。90年的时候,辽宁省一乡镇派出所里出过一位二级英模蒋德国。他是一位快要退休的老警察(出事那一年他48岁),夜里出任务,遇上两名歹徒袭警夺枪,老警察和两名年轻力壮的歹徒搏斗时枪卡了壳,紧急关头,为了避免枪支落入歹徒手里,他没有交枪投降,甚至没有花时间推出卡住的子弹,而是作出了一个悲壮的决定:用尽最后的力气把枪扔入草丛中。歹徒在黑暗中寻枪不到,恼羞成怒,刺了他13刀,刀刀致命。
2004年的8月,更疯狂的一伙匪徒在重庆最繁华的解放碑步行街上袭警夺枪,大概是受了世界上恐怖主义的风潮影响,他们在敲翻警察,撤离现场时,竟然还扔出了一颗冒着烟的土制炸弹,被袭巡警担心炸弹伤人,勇敢地压在了炸弹上。不久后,三名歹徒杭州落网,而警察的运气也不太差:当时炸弹没有爆炸。值得一提的是被枪走的那只枪,一个匪在围捕时用它自杀了,这个小家伙也算为他的原主人报了仇。